时间:2022-12-14 20:55:14 | 浏览:1202
随着凛冬的脚步将至,我们把越来越多的时间留在家里,渴望用温馨、舒适的居家生活隔绝冷气和病毒的侵扰。
为了保持心情愉悦,想必大家都会花心思布置房间,小到买花,大到家具换新。
虽说家居风格和穿搭一样,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喜好,但当我们在购物软件上搜索“高级感”、“北欧极简主义”,得到的结果却总是千篇一律;最近流行的奶油色、森系原木风,卖家秀和买家秀也相去甚远。
不禁要问,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最佳答案到底是什么呢?
在《生活,朴素且散发光芒》中,作家曾焱冰走进了13个瑞典家庭,在人们向往的“北欧式幸福”中,为我们探寻了生活之美的真谛。
曾焱冰 著
出品:未读·生活家
01 小岛上的简约生活
如果你从未来过瑞典或其他北欧国家,仅从杂志上、网络上了解,总会简单粗暴地以“简约”“性冷淡”这样概念性的词汇来形容北欧家居风格。
然而当你真的来到这里,走进一个个真实的家庭,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这里的简约,更趋近一种朴素的审美,并非因为物质的匮乏而生,而是源自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是在基本生活富足后,崇尚的一种告别繁杂、回归简单的生活态度。
在设计上减少浮夸,对自然退让,顺势而为,物尽其用——从国王的城堡到平民的房屋,从老物件到新设计,这已经成为一种融入血液的文化,而这种朴素感和商品的价格并无直接的关联。
所谓“冷”,更多的是人们从视觉上得到的感应,但当你使用这些设计,生活在其中,感受到它的方便和体贴,感应到它和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时,“冷”的实际感受其实是一种“暖”。
就像那些四白落地的墙壁,那些平铺直叙的木框书架,是为上面展示的画作等艺术品和书籍让位,把精彩的一面留给丰富的主体;
那些线条简单硬朗的灯具,单独看那么孤独冷漠,但在暗淡的北欧,每一个家庭都会用到无数的灯源,组合时方能体现出每一件产品设计“恰到好处”的尺度。
汽车对北欧人而言并非身份的象征,而仅是代步工具。从选择小型经济型汽车,到不开汽车,改骑单车,不仅简化了生活,也达到了健身和环保的目的。
注重个性,追求多元化选择,也让北欧人更注重设计而非品牌。
人们购买物品是因为看重其设计和实用价值,而非炫耀。
同时,人们也不会因为品牌而“另眼相看”。在这种良性循环下,生活更能回归本真的追求,去除虚荣带给人不必要的桎梏与负担。
02 仪式感,让家更有温度
在我们看来,北欧是个苦寒之地,但越是在严酷的气候中,人们越会铸造自己的理想国。
如果你在12月来到瑞典,一定会注意到每家每户的窗子。
那些窗户都是透明的,不会被窗帘遮挡。窗子前,摆放着闪闪发光的电子烛台、散发着温暖灯光的小台灯,有的还挂着各种造型的节日装饰纸灯笼。星星点点的光亮连成一片,让行走在北欧寒冷黑暗街头的人们不再感到寂寞。
这小小的仪式感格外动人,即使是从异国来的旅人,也感受到了一份来自北欧式家庭的温暖。
瑞典人很重视节日的仪式感,除了圣诞月的倒计时蜡烛、热红酒派对,还有复活节的树枝和鸟蛋、仲夏节人人头顶的花环、小龙虾节的纸灯笼和帽子......无论孩子还是老人、男人还是女人,人人对过节都有一种满满的、认真的仪式感。
除了节日,日常生活中开启清晨的一杯咖啡、半小时阅读时间、Fika(瑞典语,可以翻译成“喝杯咖啡”,还包含着“休息一会儿”“轻松一下”的意思)的二十分钟、睡前亲子阅读半小时、全家一起奔赴度假屋与自然相处一个夏日、去世界各地旅行的冬天......
瑞典人用认真的态度给自己的生活划出很多“特别时间”,每一种特别时刻,实际上都是对平凡生活的改变和新的发现。
正是这些串联生活的“仪式感”,让人内心可以时常感受到美好切切实实地存在。
这不是为了活给别人看,而是让自己的心真切地感知生命,只有拥有这种丰富的感知力,才能摆脱生活表面的相似,从平凡苦闷中跳出来,让日子闪耀出火花,感受幸福、喜悦和美好。
03 温暖灯光下的阅读时光
瑞典的夏日,三点便已拂晓。而冬季,下午三点就已入夜。这样极端的自然条件,让这个国家的人对光线格外敏感,家家户户的灯光布局,都非常丰富而巧妙。
人们擅长用灯做装饰。无论是冬日街头的灯光装置,还是五花八门的艺术街灯,或者家家户户窗台上摆放的电子烛台、小灯串和节日纸灯装饰,都让在寒冷冬夜行走的人得到一份温暖和安慰。
在家庭中,多光源设计也是普遍采用的方式。台灯、落地灯、壁灯、吊灯,通过不同的灯光营造室内氛围和层次。这些小小的灯饰增强了人们生活中的幸福感和 对家的依赖。
与温暖灯光相匹配的是,灯下的阅读时光。
所有爱书的人都有一个梦想,就是拥有一屋子的好书。有人觉得实现这个梦想 的前提是要有一座大房子,其实不然。真正爱书的人需要的只是一个读书的角落。
在我们所拜访的每一户人家,家里一定会有的就是书架。无论是一面完整的书墙,还是分散在室内各个地方的小型书架,方便阅读,让阅读融入生活,是一致的目的。
阅读空间在北欧家居设计中的地位和全民皆爱阅读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这和北欧人自幼养成的阅读习惯密不可分。
亲子共读习惯、从小的睡前阅读时光、学校的读书会、家庭的读书氛围......这些都让每个人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而在成人的社交生活中,诗歌朗诵会、读书分享会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活动。
从读书中找到求知的乐趣、独处的乐趣,拥有超脱于物质的精神快乐以及和人交流的深度话题,是增加生活质感和幸福度的最佳方式。
为诺贝尔晚宴做了十四年花艺设计的大师贡纳尔·卡伊(Gunnar Kaj) 说:“极简主义其实是个谎言。”
如今大数据时代的我们,在缺少变化的“样板”和“公式”中寻找答案,却被自以为高级的词汇限制了对生活的想象。
只有跳出所处的环境才发现:生活,其实是可以生动且具体的。
从一张餐桌,到一种设计风格,再到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通过对瑞典生活循序渐进的探寻,我们逐渐了解获得幸福感的秘密。
在《生活,朴素且散发光芒》的“北欧式幸福”里,相信大家都可以不再受限于单一审美,找到专属自己的适意生活。
福利时间!
京东双十二年终让利,不容错过
活动时间,拼手速:
12月10日20点-12月13日0点
优惠力度:
1.拒绝套路,跨店满减每满300-40!
2.优惠加码,再叠满99-10、满199-20店铺券!
3.精选好书4折起!更可叠加京豆、红包。
4.到手折上满减300-60,低至3折!
⬇️扫码进入京东未读图书旗舰店选购吧⬇️
聊几句
你最喜欢用什么物品来增加生活情趣?
评论区分享~
撰文 编辑 =泰若克塔
图片 =《生活,朴素且散发光芒》
商务合作 newmedia@unreadsky.com
最近互联网营销界和品牌界悄然流传起了这样一句话——5000个小红书KOC测评+2000个知乎问答+搞定一个直播大V=一个新品牌。不仅如此,在自媒体圈,也有这样一个说法——不知道做什么时,就做小红书和B站,永远不会亏钱。我们不去探讨这两句话的
新手博主和商家如何在小红书冷启动?在我看来,一定要有分类意识,通过分类找到定位,通过分类找到热门形式,模仿热门笔记。本文以写真行业为例,详细给大家来盘一盘。在确定做写真行业后,此刻,可根据官方关键词规划工具和月报,对人群进行划分为孕妇、儿童
现在流行“轻资产创业”,但说到底,只是因为及时止损时可以少赔点罢了。这几天,难得放假的打工人终于得空与朋友小聚,少不了喝点小酒。当然,如今的年轻人不爱白酒,而是偏好轻饮酒,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时兴的“微醺”也成为了众多小酒馆的“财富密码”。
为什么很火的博主,突然停更了,绝大部分原因是变现出了问题,见过百万粉丝不如10W博主变现好,账号如果一直没有收益,很难持续进行,那如何做一个赚钱的博主?在小红书做博主有哪些方式?今天我们就重点聊一聊。一、变现的核心在于稀缺性工作的本质是交易
前两天刷到一篇关于企业号的笔记,博主问大家企业号运营怎么样?评论区大量的运营者哭诉流量少,难涨粉,即使投放薯条也投放不出去,似乎企业号成为难以言说的痛。图1:企业号运营难截图企业号到底如何运营?在聊运营前,先来了解下企业号基础介绍和权益。一
近日,小红书上线《社区商业公约》,系统地表达了社区的商业规范主张,也是对此前《社区公约》内容的补充。据悉,新公布的公约主要从交易和营销两个角度,从保护创意资产、通过专业号进行经营以获取平台的赋能、反对“虚假种草”等多个方面,明确了商家和品牌
针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动真格了!11月3日,工信部发布《关于APP超范围索取权限、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回头看”的通报》。通报显示,38款APP存在问题,问题集中在APP超范围、高频次索取权限,非服务场景所必需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欺骗误导用
这个国庆假期,一大批出门旅游的年轻人,又被小红书里的网红滤镜骗了。小红书博主热捧的京郊“小瑞士”、青岛“小镰仓”、大理“小圣托里尼”……原来不过是人工布景加精致摆拍、修图调色加滤镜的产物,现在又遇上旅游黄金周,连背景里的路人游客都没法完全P
每经记者:张钟尹 每经编辑: 陈星 赵云买东西之前上小红书浏览一下“种草笔记”已经成了当前很多女性的购物习惯。从素人分享心得,到明星入驻“带货”,小红书“种草笔记”斩获了不少女性用户。甚至有人感慨:“爱上一片草原,就怕兜里没钱。”不过,这些
“没想到,初次来到这里就收获了绚烂晚霞、山野晨雾和青翠草原。”“这可真是第一次露营就遇上了天花板。”这是小熊对自己首次露营体验的评价。小熊是小红书的摄影博主,他的人生大事有两件,一曰“瞎逛”,二曰“拍照”。当他把露营的照片分享在小红书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