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20:50:16 | 浏览:1261
记者 | 佘晓晨
看到小红书封禁虚假营销品牌的那天,博主小妮(化名)所在的各种微信群炸开了锅。
半个月之前,小红书启动了新一轮“虚假营销”治理专项,首批29个涉嫌虚假营销的品牌被封禁。这并不是小红书第一次整顿平台,但和以往相比,这次的治理范畴进一步扩大,覆盖整个“代写代发”灰产链的上下游。
在宣布封禁消息之后,界面新闻在小红书上搜索多芬、半亩花田、乐敦等品牌,相关笔记内容均无法显示,页面出现“该品牌涉嫌虚假营销,相关内容不予展示”的提示。小红书并未公布封禁品牌的名单,但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封禁的品牌包括露得清、多芬这样的知名大牌,也有一些零食、代餐领域的新品牌。
据界面新闻了解,虚假营销主要指向批量铺设的推广笔记,其中一个重点是未经报备的分享笔记,也就是软文。除了影响用户体验之外,未通过小红书官方平台合作的软文为私下交易,不需要向平台交纳佣金。
小妮告诉界面新闻,当天消息一出,有品牌公关忙着让博主删掉之前的推广笔记,生怕被平台发现未报备笔记。可以说,“动刀”的效果立竿见影。
值得关注的是,宣布上述封禁消息不久之后,小红书举办了一次商业生态大会。在这次会议上,小红书介绍了一系列商业产品,吸引品牌与官方平台进行合作。一边是社区环境整治,一边是商业化的加速,这家以“内容种草”著称的平台,试图一一扫除上述两方面的障碍。
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小红书的月活达到2亿,分享者超过4300万。在小红书的活跃用户中,有72%为90后、超50%来自一二线城市。得益于这类用户的增长,小红书在近两年成为品牌宣传的重要阵地。
与之相伴的是社区平台共同的烦恼:内容监管和广告限制。
从2019年开始,小红书就设立了专业团队,实施过多轮虚假营销治理专项。在代写笔记方面,小红书称,通过微信、百度贴吧、豆瓣、淘宝等跨平台举报,下架或屏蔽超过160万个黑灰产招募链接。
今年以来,小红书屡登热搜,争议内容包括滤镜内容、未成年人内容和广告营销相关的“代写代发”。
尤其是难以根治的“黑灰产”。界面新闻了解到,通过第三方机构建立的QQ群,一个粉丝量不到200的小红书账号,也可以通过复制粘贴虚假笔记获得3-5元的收入。但在发布之后,一旦被小红书检测出来,平台将进行“不展示”的处理。
而这也不是小红书第一次强调报备广告笔记的重要性。今年4月,小红书在新上线的社区公约中说明了广告合作的限制。但在当时,平台的态度还停留在“倡导”博主和品牌通过小红书平台进行合作,把未经报备、未经申明的广告限制到最少。
此次封禁之后,这种限制将愈加严格。根据一位品牌收到的通知,小红书会采用手动人工审核的方式严查笔记,每搜到一个未走官方交易平台的广告,都处以禁搜ID、账号禁发布笔记30天的处罚。
对于为何从品牌下手,小红书“虚假营销”治理专项负责人表示,“如果不截断品牌‘代写代发’的需求,这个灰产链就会持续存在、持续生长,只治理平台内的虚假内容和账号,就是治标不治本。”
某种意义上来说,为了警示品牌和博主,小红书不惜牺牲社区的流量和内容增长。
首先是博主侧的内容发布。在小红书上,很多品牌的投放方式通常为“KOL+KOC(关键意见领袖+关键意见消费者)”。例如韩国品牌柏瑞美,根据千瓜数据,这一品牌在小红书的初期投放以初级达人为主,占比高达50.82%,其次为素人和腰部达人。
KOC和素人账号的粉丝量较少,但这类活跃账号很容易接到商家的推广或新品试用,几百粉丝量级的账号也可以通过推广获得30-50元的收入。也因为推广成本较低,品牌和这类账号都极少报备平台进行合作。然而,他们筑成了小红书大量的内容池,此次封禁事件也会对平台生态产生影响。小红书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11月,小红书达人数量同比去年增长了222%。
与此同时,品牌方也开始改变策略。小红书官方表示,此次封禁后面,平台将暂停与本次处理中涉及品牌的商业化合作,品牌相关笔记都不会继续展示,品牌想要恢复可以积极自行整改,平台视虚假营销行为的整改程度而定。
某知名个护品牌的小红书投放人员告诉界面新闻,保险起见,短期之内他们已经停止了博主的投放,但她认为,长期来看,最终结果将是所有笔记都打上“赞助”标识。
实际上,一些品牌和代理商对此次封禁颇有怨言。但对于小红书来说,严格规范笔记报备也是为了加速商业化的步伐。今年11月8日,据36氪报道,小红书已完成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超过200亿美金,由淡马锡和腾讯领投,阿里、天图投资、元生资本等老股东跟投。此前,不断有消息称小红书即将上市。
关于广告合作平台,小红书最早的尝试是在2019年:平台推出“品牌合作人平台”品牌、博主和第三方机构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商业合作。但从去年开始,小红书才逐步完善商业化体系,除了将品牌合作人平台升级为“蒲公英”,还推出了站内交易机制“号店一体”等。
这意味着小红书的广告内容走向透明化,而平台也要从“种草”中获得商业收入:在蒲公英平台下单的品牌,需要给平台支付交易金额10%的佣金;与此同时,走蒲公英平台的品牌,才有机会通过流量工具“薯条”进行投放。有代理商告诉界面新闻,报备商单,平台也可能收取博主一定比例的费用。
这也是很多品牌选择绕过“蒲公英”的首要原因。一位代理商告诉界面新闻,他们的客户看中小红书投放的性价比,但是,“走蒲公英平台,价格要贵出一大半。”
不仅如此,报备商单需要打上广告的标识,笔记的流量也会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根据小红书的规定,成为品牌合作人的创作者每月发布的推广笔记占比不能超过20%,自主申明的情况下没有比例限制。
因此,抛开社区环境不说,在营收的压力下,小红书也要将精力投注在广告业务上。
多位在小红书做过投放的品牌告诉界面新闻,他们对小红书的期待是流量曝光和品牌宣传,销售转化并非首要需求。
小红书可能也认识到了这一点:除了广告,在挂外链、开放站内交易闭环上,平台也做过多番尝试,但目前的效果仍然有待检验。
在近期的这场商业生态大会上,小红书确实强调了品牌营销服务。平台提出的核心商业产品涉及用户洞察、搜索广告、站内电商闭环等,试图为品牌提供完整的营销咨询。看起来,这家成立了8年的内容平台希望建立更完整的广告服务获得营收。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广告收入已占据小红书营收的80%以上。据界面新闻了解,包含整合营销服务、硬广、信息流等形式的广告业务已构成小红书的主要收入。
有小红书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近一年小红书的商业化销售团队不断扩大,其中新锐国潮是一个重点拓展方向。这可能是小红书寻找到的一个差异化优势。但当下,小红书先要用足够多的案例和数据说服更多广告主。这意味着,它要和各种竞争对手分食品牌预算:除了同样拥有年轻用户的B站,还有内容电商风生水起的抖音和快手。
【中小券商青睐基金托管业务 推动财富管理加速转型】财联社8月18日电,继东兴证券、湘财证券之后,东北证券是今年第三家申请基金托管牌照的券商。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积极布局基金托管业务,当前券商板块向财富管理转型已成为大趋势,获得基金托管资质有利于券商优化收入结构,拓展多元化收入来源。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信诚鼎利灵活配置基金经理吴振华解读近期半导体市场行情,洞见后市机遇。吴振华:半导体设备的逻辑在于资本开支快速增长和国产替代。摩尔定律表达的是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速度。目前,随着先进工艺的不断演进,摩尔定律有放缓的趋势,但是通过chiplet先进封装等工艺的变化,半导体行业仍然维持着高增速在发展。
从持有人的结构看,wind数据显示,该基金成立之初为一只面向机构的产品,成立当年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达到9978%。Wind数据显示,截止至8月15日,宝盈盈润纯债今年以来的回报为380%,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52;
(2)7月调查失业率54%,环比6月下降01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7月房地产投资下降123%环比恶化,销售/新开工恶化,施工/竣工/拿地环比改善但仍同比下降。
此后,财政部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采取多种方式支持生态环境领域PPP项目。(小标题)市场规模料稳步扩大多位专家认为,PPP市场规模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将继续发挥扩大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
以下是投资作业本(微信ID:touzizuoyeben)整理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消费板块投资逻辑:四大关键词问:您认为下半年的消费板块是否有投资机会呢?第四个和第三个的关键词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因为中国消费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尽管可能从短期经营情况出发,很多公司或者很多行业受疫情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伴随着股价的调整和性价比的出现,实际上它的长期投资价值还是比较明显的。
中信证券认为,伴随AI芯片、算力设施、数据等基础要素的不断完善,以及大模型带来的问题泛化求解能力的大幅提升,大模型 小模型的技术路线,正驱动全球AI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叠加二级市场AI产业集群效应的不断凸显,AI产业有望成为全球科技领域中期最具投资价值的产业赛道之一。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进入运作报告披露期,财联社记者梳理后发现,与去年末相比,今年上半年部分理财产品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重出现下降,且个股轮动频率也较以往有所加大。部分理财产品微调权益资产比重具体来看,以某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的一款权益类产品为例,截至今年半年末,该产品穿透后的权益类资产占比为2810%,而在今年一季末、去年末分别为3523%、3313%,年内累计降幅为713个百分点。
一、【南财理财通】城商行理财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榜单本文榜单排名来自理财通AI全自动化实时排名,如您对数据有疑问,请在文末联系助理进一步核实。南银理财两只现金类产品“珠联壁合日日聚鑫”、“珠联壁合日日聚宝”上榜,七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48%、256%。
财联社8月18日讯(记者徐川)随着银行理财产品进入运作报告披露期,财联社记者梳理后发现,与去年末相比,今年上半年部分理财产品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重出现下降,且个股轮动频率也较以往有所加大。部分理财产品微调权益资产比重具体来看,以某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的一款权益类产品为例,截至今年半年末,该产品穿透后的权益类资产占比为2810%,而在今年一季末、去年末分别为3523%、3313%,年内累计降幅为713个百分点。